给孩子喂药像“打仗”?技巧要知道
都说给孩子喂药就像打仗一样,宝宝拼命抵抗、声嘶力竭,当妈的也满头大汗、威逼利诱,最后全家老小齐上手,连哄带劝,有时依然把药撒的哪哪儿都是。
不同年龄喂药技巧节
0-1岁:小心防呛咳
工具:用滴管/喂药器准确量取药液。
姿势:半卧位抱宝宝,头稍抬高,药滴在脸颊内侧,少量分次喂,等吞咽后再继续。
注意:喂完竖抱拍背,排空气防吐奶。
1-3岁:趣味引导配合
选药:优选水果味药剂。
互动:让宝宝看量药过程,参与喂药;服药后给小贴纸、玩具等奖励,建立积极认知。
3岁以上:沟通与自主参与
解释:用简单语言说明吃药原因(如“药能让喉咙不疼”)。
参与:让宝宝自己拿量杯、按按钮,固定喂药地点或说鼓励语,形成仪式感。
常见喂药难题解决指南节
宝宝吐药应对方法
刚吃就吐:药物未吸收,需补喂全量,补喂时观察状态,避免宝宝抗拒。
吃后半小时吐:药物已开始吸收,通常无需补喂,密切关注病情,如有变化及时咨询医生。
经常吐药:联系医生更换剂型或给药方式,如片剂换糖浆剂、改用栓剂等。
拒绝张嘴解决办法
用滴管从嘴角缓慢注入药液,利用吞咽反射喂药,动作轻柔。
轻捏宝宝下巴(力度适中),缓慢送药,严禁捏鼻子灌药,避免呛咳窒息。
中药太苦怎么办
注意药物服用前温度,温度适宜会降低苦味;若配合度高的宝宝可用吸管喝,减少对味蕾的刺激;喂药后给少量糖果(如冰糖、蜂蜜)掩盖苦味,或咨询医生(避免影响药效)。
喂药工具推荐
硅胶喂药器、带刻度滴管、喂药奶嘴等。
注意事项
禁止躺着喂药,应抱成半卧位或坐位,防止药液呛入气管。
不强行灌药,避免宝宝恐惧或受伤。
不欺骗药物为糖果,如实告知作用,培养宝宝正确服药态度。
药物储存与家庭药箱管理
需冷藏药物:益生菌、退热栓、止咳糖浆等。
需避光药物:维生素AD滴剂、部分抗生素等。
药箱管理:放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定期清理过期药品,保留原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