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衡水市中医医院>>健康科普 >> 健康保健

【肺腑之言】药力+罐吸,“药物罐”1+1>2!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1日本文出处:本站原创



竹罐疗法在壮族民间广泛应用,历史悠久,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成熟的壮医外治疗法之一。中药药罐疗法,相传是神医华佗发明的,是拔罐法与中药疗法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

药物罐是以竹罐工具,经浸泡药液煎煮后,利用高热排除罐内空气,形成罐内负压,使竹罐吸附于穴位,既可起到拔罐时的温热刺激和机械刺激作用,又可发挥中药的药理作用。既可以直接通过负压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亦可以通过吸拔起皮肤时透过张开的毛孔将药物蒸汽渗透到局部组织,起到局部熏蒸作用,形成双重功效,加强治疗作用,具有行气活血、化瘀止痛、温通经络等功效。



药物罐的作用


01

祛风除湿、温经散寒
02

活血化淤、消肿止痛
03

疏经通络、扶正祛邪
04

拔毒祛浊、培元固本




药物罐的适用范围

寒证及慢性虚性疾病、外感风寒湿邪、外伤劳损等原因所致的肢体不同部位的痹症。

如:感冒咳嗽、哮喘、肺炎、胃痛、失眠、慢性疲劳综合征、颈椎病、肩周炎、腰背痛、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膝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月经不调、疖痈不同阶段、毒虫咬伤等。




药物罐观察点

01

随时观察罐口吸附情况,过程中要询问患者感受;局部皮肤为红紫色为度,其疗效最佳。疼痛或过紧,应及时起罐。

02

留罐:注意患者的保暖,留罐时间5-10分钟,每日一次。
03

拔罐法起罐时,一般先用左手夹住竹罐,右手拇指或食指在罐口旁边按压一一下,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若罐吸附过强时,切不可硬行上提或旋转提拔,以轻缓为宜。



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01

急性传染病、广泛性皮肤病、高热抽搐、极度衰竭、出血倾向疾病、活动性肺结核、急腹症、严重心脏病人。

02

治疗部位皮肤过敏、溃疡、全身浮肿、烫伤、冻伤、肿瘤、女性经期、孕期腹部及腰骶部禁用。

03

治疗部位皮下有大血管、骨骼凸凹不平、较大的瘢痕上、乳头、毛发较多处。
04

年老体虚、久病虚弱。
05

部分心脑血管病人,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

06

小儿、机体耐受性差的慎用。


 

药罐疗法是中医外治法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巧妙结合了拔罐的物理效应、中药的生化药效以及温热的熨帖刺激,通过“穴位-经络-脏腑”通路,实现“行气活血、化瘀通络、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柔筋缓急”的多元治疗目标。其操作灵活、作用直接、疗效显著、患者体验舒适的优势,使其在治疗各类痛症、呼吸系统疾病、风湿痹症及多种功能性疾病方面展现出独特价值。作为一种绿色、安全的自然疗法,药罐疗法在现代健康管理中,将继续为祛除病痛、促进健康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