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衡水市中医医院>>健康科普 >> 健康保健

【大暑养生】祛湿防暑护心脾,中医助您安然度伏天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2日本文出处:本站原创



-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大暑,六月中。暑,热也,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2025 SUMMER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位于黄经120°。大暑期间,中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喝羊肉汤等习俗。

















大暑养生·中医智慧

01
饮食调养:清补结合,增苦减辛

湿热交蒸易耗气伤津,饮食宜清淡甘淡、忌生冷油腻:

✅ 推荐食材:

清心解暑:冬瓜、苦瓜、荷叶、绿豆;

健脾祛湿:薏米、赤小豆、茯苓、山药;

益气养阴:鸭肉、西洋参、麦冬、莲子。


❌ 忌口:冰镇饮品、烧烤炸物、芒果荔枝等湿热水果(易生湿助火)。 

食疗方推荐:

冬瓜薏米老鸭汤:冬瓜200g+薏米30g+鸭肉半只,健脾祛湿,清心防暑;

荷叶绿豆粥:鲜荷叶1张+绿豆50g+粳米50g,煮粥去荷叶,清热解暑利湿。


02
起居作息:避暑防潮,夜卧早起

《黄帝内经》主张“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作息:22:00前入睡,5:00-6:00起床,晨练选阴凉处(如树荫下八段锦);

避暑:10:00-16:00减少外出,外出戴遮阳帽,备藿香正气水;

防湿:居室通风除湿,衣物勤换洗,避免赤脚踩水湿气入体。


03

情志调摄:静心守神,戒躁戒怒


“暑易伤心”,高温易致心烦气躁:

午后静坐听蝉鸣,按揉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宁心安神;

忌情绪过激,谨记“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中医特色养生法·居家调理

01
代茶饮:解暑化湿,全家适用

三豆饮:赤小豆+绿豆+黑豆各30g,煮水代茶,健脾利湿防痱疹;

参麦五味茶:西洋参5g+麦冬10g+五味子3g,益气生津,缓解暑热疲乏。


02
穴位保健:强健脾胃,祛湿养心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每日艾灸10分钟,健脾胃、升阳气;

曲池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按压3分钟/次,清热解暑,改善痱疹;

神门穴(腕横纹尺侧端):睡前按揉,宁心安神助眠。


03
小儿推拿:防暑热腹泻,健运脾胃

大暑儿童易发腹泻、厌食,推荐手法:

清补脾经:拇指桡侧来回推200次,调和脾胃;

摩腹:掌心顺时针揉腹3分钟,消食化积;

天柱骨:颈后发际至大椎穴直推100次,清热解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