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肠”计议】结肠溃疡3大信号,肠镜检查别拖!
胃肠道的健康状况,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工作。然而,现代生活节奏加快,胃肠道疾病日益高发,其中肠道溃疡尤为常见,严重困扰着许多人。
肠道结构复杂,包含十二指肠、回肠、盲肠、结肠等不同区段,功能各异:十二指肠和回肠负责吸收大部分营养,结肠则主要吸收粪便水分。我们常说的肠道炎症或溃疡,多发于结肠。这里菌群密集,易引发炎症。而且,黏膜结构相对脆弱,更易发生病变。
结肠炎或溃疡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在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若迁延不愈、未及时治疗,存在肠穿孔等严重风险。若出现以下3个表现,需警惕结肠溃疡:
1. 腹泻伴血便: 结肠负责水分吸收,发生溃疡或炎症时,此功能受损,导致大便稀溏、不成形,引发腹泻。肠道黏膜下血管丰富,溃疡侵蚀血管可致破裂出血。因此,大便中带有鲜红色血液常提示结肠小血管受损。腹泻次数(日2-3次至10余次不等)与炎症/溃疡严重程度相关,频繁腹泻易致脱水,需高度重视。
2. 腹部压痛: 结肠溃疡/炎症好发于降结肠(对应体表左下腹)。该区域病变时,按压可出现疼痛;严重者甚至全腹痛、腹肌紧张(板状腹)。自查时可平躺、屈腿放松腹部,按压左下腹感受痛感,结果更准。
3. 头晕乏力: 溃疡及炎症导致肠道慢性失血,长期可引发慢性贫血(尤其缺铁性贫血)。大脑供血不足,便会出现头晕、眼花、乏力等症状。
怀疑肠道炎症或溃疡,建议做这些检查:
1. 结肠镜检查(金标准):
原理:将前端装有光学镜头的柔软细管送入肠道,直观观察全结肠黏膜。
优势:清晰识别肠壁炎症、水肿、溃疡、糜烂甚至肿瘤,准确性高;可钳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
痛点解决:许多人畏惧疼痛。如今无痛肠镜技术成熟(静脉麻醉),检查过程无感知,术后仅有轻微不适。为明确诊断,建议克服顾虑及时检查。
2. 粪便检查(重要辅助):
作用:可检测粪便中潜血/红细胞(提示出血)、白细胞/脓细胞/巨噬细胞(提示炎症反应)。还可进行病原体检测(如艰难梭菌等),排除感染性病因。
特点:简便、无创、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