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抗癌】艾灸能“升白”?中西医结合显优势!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是抗肿瘤治疗中最常见的副反应之一。化疗药物通过“无差别杀伤”快速增殖的细胞,发挥抗肿瘤的作用。但这种“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打法,通常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就好比给自家菜园“除虫”的同时,把整块地都给撅了。到最后,“害虫”或许除净了,但也是一棵好菜也吃不到,甚至秋毫无收了。
所以,我们在临床中被患者问及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化疗期间怎么“升白”?
白细胞是我们身体中的“卫兵”,它能清除病原异物,确保机体不受外邪侵袭,对维持生命健康起着重要作用。而癌症患者正气虚弱、卫阳不固,可能会出现白细胞水平过低的情况,这不利于病情的恢复。有一种特效艾灸法,能迅速升白,改善不良症状,请大家一起了解。
传统中医的艾灸疗法作为一种温和的辅助治疗手段,逐渐受到了医学界的关注,也得到广大肿瘤患者认同。艾灸通过温热刺激特定穴位,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在提高白细胞数量、改善免疫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升白可艾灸中脘、气海、关元和足三里,每穴每次半小时,每天1次,以皮肤耐受为度。
一、艾灸为什么可以“升白”?
从功能来讲,白细胞跟中医的“卫阳”是一致的——白细胞跟免疫力和抵抗力密切相关,卫阳是元阳的一部分,作用就在于抵御外邪。古人讲“保命之法,灼艾第一”,艾灸自古就是古人补元气的不二之法。艾灸“升白”的机理就在于能补元气补阳气,达到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的作用。中医认为,元气是生命之本,免疫力和元气密切相关。像视频中的朱女士经历了重大手术,又做了多次化疗,必然元气大伤,白细胞水平低恰恰印证了这一点。因此,通过补充元气提高免疫力迫在眉睫。
二、艾灸升白的作用与益处:扶正气,调阴阳
1.升白强免疫 艾灸的温热刺激可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改善白细胞生成;同时通过调节脾、肾、胃等脏腑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研究表明,艾灸能增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尤其对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效果显著。
2.温通气血,驱散寒邪 艾灸的“温通”特性可化解体内寒湿瘀滞,改善因气血不畅导致的疲乏、畏寒、食欲不振等症状,为患者恢复体力提供支持。
3. 减轻毒副作用 对于接受放化疗的肿瘤患者,升白灸能缓解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副作用,提高治疗耐受性,为中西医结合的典范。
三、艾灸穴位:精准选穴,事半功倍
1.足三里(胃经)作用:补益脾胃,增强气血生化之源,被誉为“强壮要穴”。现代研究发现持续艾灸可使中性粒细胞提升。
2.关元穴(任脉)作用:培补元气,温肾固本,改善骨髓造血功能。犹如“生命能量库”,能显著提升CD4+淋巴细胞活性。
3.气海穴(任脉)作用:益气升阳,调节免疫功能。 “生气之海”意为“元气汇聚之海”,被誉为“养生保健第一穴”。
4.脾俞+肾俞:定位:第11胸椎、第2腰椎旁开1.5寸。作用:构成“先天-后天”能量轴,调节造血微环境。
艾灸,承载着中医“治未病”与“整体观”的智慧,在现代医学的验证下焕发新生。当特制艾绒在特定穴位燃烧时,产生的近红外辐射波长(5-25μm)与人体辐射波长完美共振,这种“生命之光”能穿透皮下3-5厘米直达深部组织。现代研究表明,艾灸刺激可使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这正是西医升白针的核心成分。它不仅是提升白细胞的“自然疗法”,更是肿瘤患者康复之路上的温暖助力。正如《医学入门》所言:“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在疾病与健康的博弈中,升白灸以温和之力,为生命注入更多可能。而中医视角下,这种作用被描述为"培元固本"——通过调节脾肾两经,重建人体"正气存内"的免疫稳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