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衡水市中医医院>>健康科普 >> 健康保健

【“头头”是道】牢记6点,中风患者安稳过秋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5日本文出处:本站原创



秋高气爽时节,中风患者养生需从以下几方面综合调理,以巩固治疗效果、降低复发风险并提升生活质量。

一、起居调养:顺应天时,固护阳气
秋季昼夜温差大,需注意及时增减衣物,尤其要做好颈部、背部和脚部的保暖,避免受凉引发血管收缩、血压波动。建议早睡早起,保证7-8小时充足睡眠,午间可适当午休30分钟左右,有助于恢复体力、稳定血压。早晨起床时宜缓慢,避免突然起身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室内保持适宜温湿度,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减少呼吸道感染风险。

二、饮食调理:滋阴润燥,均衡营养
遵循低盐、低脂、低糖原则,控制每日食盐摄入量在5克以下。多食用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莲子、蜂蜜等,缓解秋季干燥引起的咽喉不适、便秘等问题。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如芹菜、菠菜、西兰花)和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摄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便秘用力排便易致血压骤升)。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鱼类(深海鱼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于调节血脂)、豆制品、鸡蛋、低脂牛奶等,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肥厚及生冷食物,戒烟限酒,减少对血管的不良刺激。
三、情志调节:平和心态,疏肝解郁
秋季万物萧条,易使人产生悲愁情绪,不良情绪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诱发中风复发。患者应主动调整心态,培养兴趣爱好,如听舒缓音乐、下棋、书法、绘画等,转移注意力。多与家人、朋友交流沟通,参加社区组织的中风患者互助活动,保持心情舒畅。可通过深呼吸、冥想、太极拳等方式放松身心,缓解焦虑、抑郁情绪,维持血压稳定。
四、运动康复:适度锻炼,循序渐进
根据自身病情和身体状况,在医生或康复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选择温和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骑自行车等,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强度以不感到疲劳、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为宜,每次运动30-40分钟,每周3-5次。运动过程中注意保暖,避免在大风、寒冷天气外出锻炼。通过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肢体功能,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脂、血糖,控制体重。

五、病情监测:定期复查,及时干预
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尤其是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每天定时测量血压、血糖,做好记录,密切观察血压、血糖波动情况。定期到医院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凝血功能、心电图、头颅CTMRI等,及时发现异常并调整治疗方案。如出现头晕、头痛、视物模糊、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口角歪斜等中风先兆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六、环境适应:规避风险,安全防护
秋季天气干燥,注意补充水分,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以白开水或淡茶水为宜,防止血液黏稠度增加。室内地面保持干燥,避免潮湿、光滑,防止跌倒。走廊、卫生间安装扶手,夜间使用小夜灯,减少意外发生。注意防范呼吸道感染,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流感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必要时接种流感疫苗,预防因感染诱发中风。

通过以上多方面的综合养生措施,中风患者可在秋季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平安度过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