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衡水市中医医院>>健康科普 >> 中医药文化体验馆

【身边的本草】良药苦口,清心守“连”--黄连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11日本文出处:本站原创
传说古时候有一位老中医经常出诊,无法照看药园。于是,他便请了个叫黄连的青年当药工,照看药园。
一年冬天,黄连发现后山坡上有一些叶似甘菊,在凛冽寒风中开着淡黄色小花的草,十分可爱,他便将它们连根挖出,栽于药园中。老中医有个聪明漂亮的爱女,有一天她突然全身燥热,上吐下泄,还带有脓血。老中医给她切脉诊治,也不见好转,不知如何是好。黄连内心焦急万分,忽然他想起前儿天自己喉咙痛得很厉害,就摘下自己种下的那不知名的小草叶片,清水洗净后含于口中,清凉凉的好舒服,喉痛很快就好了。于是,他急忙到药园中挖了一株,用水煎汁给小姐服用。到了下午,小姐的病有了好转,又连服两次,小姐的病竟好了。老中医喜在心中,认为这种草药有清热,燥湿,解毒止泻的功效。便问黄连这叫什么药?黄连说明了该药的来历,但不知叫何名。由于该药是黄连发现的,于是老中医决定把它定名为“黄连”并把自己的爱女许配给黄连为妻。这正是“良药苦口数黄连,绿花争艳正月间。清热解毒除沉疴,苦尽甜来结良缘。”

图片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

    

味性与归经

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用法用量

2~5g。外用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