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衡水市中医医院>>健康科普 >> 中医药文化体验馆

【身边的本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透骨草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6日本文出处:本站原创


明朝万历年间,李时珍为修订《本草纲目》游历四方。这日他行至鄂北山区,见一处村落炊烟袅袅,却透着一股萧索之气。村口石碑上刻着"青山村"三个斑驳大字,字迹已被风雨侵蚀得模糊不清。李时珍刚踏入村中,便听见一阵压抑的呻吟声从茅屋里传出。他循声而去,见一位白发老翁蜷缩在土炕上,面色青白,双手关节肿大变形,正痛苦地揉搓着膝盖。"老丈可是患了风湿痹症?"李时珍放下药箱,未等回答便执起老人手腕诊脉。指下脉象沉紧如绞索,再看舌苔白厚腻滑,分明是寒湿深入骨髓之症。老翁颤声道:"先生好眼力。我们青山村百余户人家,十之八九都患此症。年轻时只当是寻常关节痛,谁知年岁愈长,这骨头里就像有千万根钢针在扎......"正说着,柴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个约莫十六七岁的姑娘挎着竹篮进来,见有生人先是一怔,随即眼睛一亮:"您就是前日村长说的那位游方郎中吧?求您看看我爹!"李时珍这才知道老翁姓桑,姑娘名叫桑儿,母亲早逝,父女相依为命。他仔细检查桑老伯的病症,眉头越皱越紧——这已不是普通风湿,而是寒湿邪毒侵入骨髓的"骨痹",寻常草药怕是难见效。接下来的三日,李时珍走访了全村。发现这里三面环山,地处低洼,终年雾气不散。村民多在阴冷潮湿的矿洞中采矿为生,久而久之,寒气入骨,竟成了地方顽疾。第四日清晨,李时珍正在村口熬药,忽见桑儿背着竹篓要上山。"桑姑娘这是去何处?""采些艾草给爹爹熏蒸关节。"桑儿挽了挽鬓边散落的发丝,露出被晨露打湿的衣袖,"后山悬崖边的艾草效力最好,我去去就回。"李时珍望着少女远去的背影,心中暗叹。这姑娘每日天不亮就上山采药,回来又要照顾父亲,还要帮衬邻里,这般孝心实在难得。晌午时分,村里突然骚动起来。李时珍出门一看,几个村民抬着昏迷的桑儿匆匆下山,她右腿血迹斑斑,手里却死死攥着一把从未见过的草药。"在断魂崖下发现的。"一个樵夫气喘吁吁地说,"这丫头准是去采那悬崖上的'鬼见愁'了!"李时珍连忙救治。桑儿醒转后第一句话便是:"李先生...那株开紫花的药...我爹...试试..."说着将手中草药递给他,又昏了过去。那草药茎呈四棱,叶对生,顶端开着穗状紫花,揉碎后有特殊辛香。李时珍忽然想起《雷公炮炙论》中记载:"有草透骨,辛温走窜,能除骨髓风寒湿邪。"但具体形态产地却语焉不详。当晚,李时珍用此药配合针灸为桑老伯治疗。奇迹发生了——老伯竟能下床走动,称骨头里"像有暖流冲刷"。消息传开,村民纷纷来求药。可那悬崖险峻,再无人敢去采摘。七日后,桑儿能下床了,腿却落下残疾。她却不以为意,反而天天拄着拐杖去村口张望。这日黄昏,她突然指着天空惊呼:"白鹤!"只见一只丹顶白鹤盘旋而下,落在桑儿面前,放下衔着的一株草药——正是那日她冒险采摘的紫花药草。更奇的是,白鹤开口吐出人言:"孝女之心,感天动地。此草受你精血滋养,已生灵性,今后可在此山阳坡寻得。"白鹤说完振翅而去,众人惊愕间,发现它落脚处的岩石缝中,竟生出一片紫花药草,在夕阳下泛着奇异的光泽。李时珍恍然大悟:"是了!桑姑娘采药坠崖,鲜血浸润此草,又得仙鹤点化,故能破土重生。"他当即带领村民移栽培育,并依其特性命名为"透骨草"。三年后,当李时珍离开青山村时,桑儿已能健步如飞。她带着村民在向阳山坡开辟了药圃,将透骨草种子分给周边村落。李时珍在修订的《本草纲目》中详细记载:"透骨草,辛温,归肝经,善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尤宜深伏骨髓之寒湿......"后来民间相传,每逢雨雾天气,总见一只白鹤在青山村上空盘旋。而山崖上那些被桑儿鲜血染过的透骨草,永远开着最艳丽的紫花,药效也最为神奇。人们说,那是天地对至孝之心的馈赠。

图片


【来源】

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肾经。

    

【功效

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散瘀止痛、解毒消肿。


【主治

可以用于缓解风湿痹痛、筋骨疼痛、腰部扭伤、疮疖肿毒,缓解毒蛇咬伤等病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孕妇忌服。